<< 返回上一页
每每见匠心 处处有真章——虹口法院陈平

说起陈平同志,同事们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或许就是“有问题找老陈”。的确,无论大家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复杂难解的问题,只要找到了他,眉头自然都会舒展。人们看到的是,他对执法办案、审判管理、青年干警培养等悉数精通,相关领域工作捷报频传;人们看不到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实干精神。

“执行法官就是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这是陈平同志在执行部门工作期间常说的一句话。执行工作千头万绪,既要求执行法官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也要求团队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互相补台,汇聚成队伍强大的战斗力。时任执行局局长的陈平同志在队伍管理方面屡出新招,推动了全院执行工作亮点频出。其中,令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要属执行上海汇德丰国际金融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迁让一案时的诸多场景。

被执行地块位于北苏州路190号,该地块侧贴上海大厦,能俯瞰浦东陆家嘴、外滩建筑群、黄浦江等上海地标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纠纷原因,该地治安环境复杂,安全险象重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该案由二中院指定我院执行后,陈平同志第一时间对执行依据、执行思路、执行措施、风险对策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估。经过周密部署安排,我院于200911月中旬开展集中执行。执行过程中,陈平不顾昼夜温差大、苏州河口风力强、执行现场沙石扬,坐镇一线指挥,处理突发矛盾。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同志表现出了纪律严明、作风扎实、任劳任怨的高昂士气和拼搏精神。期间,有些同志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有些同志重感冒不下火线、有些同志晚上就睡在警车上。而陈平同志,更是连着两三个星期没好好休息。经过精心的前期准备和现场的有序应对,这起矛盾由来已久,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区域稳定的老大难案件顺利执结,汇德丰公司及80名员工、1000多名租住宿舍的外来员工、40家商铺、30家仓库被依法强制迁出,期间没有出现一起抗拒执行行为,没有引发一起越级信访,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该案执行也为世博会的举行营造了良好城市环境。

参与此次专项执行的其他单位同志无不被我院执行干警表现出的勇气、信心和毅力折服,称赞陈平带出了一直好队伍,而他却是淡淡一笑。在执行部门工作的几年时间里,他带领干警成功执结了如大正三角地、104地块、福海商厦、明佳房产、凯利公司等多起涉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案件,陈平同志本人多次立功受奖,执行部门也荣立二等功且多次被评为上海法院系统先进集体。

“服务在先,管理才能行之有效。”

从事全院审判管理工作后,陈平同志快速转换思路。如果说执行工作更多体现对裁判结果的执行,偏重于手段的刚性;那么审判管理则偏重于润物细无声,讲求工作方法的柔性。2015年前后,正值司法改革的大幕拉开,伴随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推进落地,实务界对于审判管理“要不要管”“谁来管”“怎么管”等问题争论不下,一时间难以得出最优解。在这一背景下,陈平同志审时度势,提出了“法官自主管理”的想法,致力于寓管理于服务,并躬身力行。

2016年,经反复斟酌研究,我院在全市法院率先推出了法官自主管理的制度模式,明确由民主推荐产生的法官代表分别组成四个法官自主管理分委员会,对全院庭审文书评查、审判责任评定、立审执兼顾、纪律作风督查等工作开展自我管理,目标是通过自我监督、自我分析,由内而外提升审判权运行的规范性,以此实现以自律为核心、他律为保障的管理常态。法官自主管理从概念提出到实体化运作,其间的每一步探索,陈平同志均是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值得欣慰的是,这一模式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显著,法官的主体地位日益彰显,这正与司法改革的精神高度契合。

近年来,这一做法相继入选最高院第三批司法改革案例,并被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报道,相关经验向全市乃至全国法院推广。过程中,陈平同志始终秉持“服务在先”的理念,将流程、质量、规范、效率意识嵌入法官自主管理实体化运作的具体实践,致力于为法官多办案、办好案服务,为业务庭开展精细化审判管理服务,为全院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服务。

“干好一件事,首先要找到干什么、怎么干的科学方法。”

陈平同志始终认为,审管工作的要义在于破冰探路,从大家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入手,进而针对性地把脉问诊,方能多管齐下解开症结。审管工作中,陈平同志一度发现,传统的审判管理偏重于事后监管和问责,常常是遇到了问题,再回溯检查,事前和事中的主动防范明显不足;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虽然同步跟进,但不少同志反映不好用、不便捷,进而也制约了过程中的规范留痕和效率提升。对此,陈平同志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已有的裁判文书纠错软件入手,逐一寻求破解之方。文书检查是审判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文书的低级差错在实务中一直难以有效杜绝。对此,陈平同志牵头对原有的纠错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充当起联络软件使用者和开发者的桥梁,针对细节问题反复打磨、精益求精,直至达到“好用”的目标。在各方努力下,纠错系统目前已经可以识别民商事判决书中的百余项错误类型。干警使用该软件,有效拦截了万余次可能出现的差错隐患。除此之外,陈平同志还积极推动了执行终本案件管理系统、执行质效数据管理系统、法官助理绩效考核系统的研发,相关理念的推动实施在全市法院均属首例。

如果说信息化的应用使得日常工作有了“加速度”,那么陈平同志推出的“系列口袋书”则是大家广为称颂的“索引图”。无论是复杂的系统应用还是牵涉各方的系统工作,日常的点对点解答往往只能解一方之急,无法达到周知的效果,并且个别的求解也无法勾勒或还原工作的全貌,由此导致日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释明工作的路径方法。对此,陈平同志针对我院试点应用的审判执行监督预警分析系统,创新推出了清晰化的操作指南,在取得良好反响后,又继续推出了人民陪审工作的百问百答手册,逐条说明日常工作的规范口径,便于人民陪审员、干警随时随地查阅。管理手段的推陈出新,也带动了干警在思维习惯上吐故纳新、主动拥抱新变化。得益于良好的机制和氛围,我院于2019年被评为首届全国法院审判管理优秀业务单位,陈平同志也多次荣获上海法院审判管理先进个人。

“经验只有传授,才能得以鲜活。”

为人谦和、乐于分享、不吝传授,这是年轻干警对陈平同志的第一印象。2018年,虹口法院开设了第一期虹雁集训班,旨在为青年干警提供多元化、实务型的授课培训,全方位提高干警的综合素质能力。陈平同志受邀为学员们上了生动的“第一堂课”,以“三心”“三劲”“三家”为主题,向学员传授资深法官的经验谈。他结合个人的职业经历,将人生阅历、法官经验巧妙糅合在诙谐的语言中,深入浅出的讲授令学员受益匪浅。此后,每年一度的虹雁集训得以延续,而陈平法官的开班讲授也成为虹雁们的“必修课”。静态的知识传输是一方面,带领青年干警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则是陈平在日常工作中的言传身教。作为机关党委委员,他致力于将政治学习融入日常,用心上好每一节党课,同时带动周围同志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做到每日学习、常学常新。作为资深法官,他悉心传授经验方法,激发每位干警的办案潜能,将苦干实干的西畴精神践行到为民司法的实践中,实现司法智慧的接力传承。

以上四句话,是陈平同志的生动写实,分别代表的是他求精、求变、求新、求真的个人特质,求精即面对业务勤于钻研、敢挑重担,求变即面对改革主动应变、积极求变,求新即面对难题问诊寻方、另辟蹊径,求真即面对后辈倾囊相授、回归质朴。如果以一句话来点评,那就是“每每见匠心,处处有真章”,这就是我们身边的老陈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