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上一页
《邹碧华传》书摘7 博士院长到任

书摘7 博士院长到任

 

生命的礼物往往是不期而遇的,当它来敲门的时候,你第一眼看到的是满眼的荆棘。荆棘很痛,但恰恰预示着之前所有的铺垫就是为了等待这场真正的磨炼。

2008年6月25日,星期四, 41岁的邹碧华走马上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

下午四点,邹碧华和高院政治部主任陈立斌、干部处处长孙磊一起从高院出发,半小时后,他来到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一站——位于虹桥路和宋园路路口的长宁法院。

穿过略显陈旧的法院大门,走过矮矮的曲折走廊,一米八高的邹碧华慢慢踏上一级级楼梯。

今天是宣布任职决定,高院副院长沈志先和原长宁法院院长盛勇强已经早早地等在了楼上的会议室,长宁法院的其他党组成员也已全部到场,只等区委书记薛潮从市里开完会过来,任职宣布仪式就马上进行。

邹碧华有些莫名的兴奋和紧张,虽然在高院做了五年庭长,但一想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基层法院的院长,管理一个法院的事务,他多少有些忐忑。

以前担任庭长,他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抓业务,只要把全市业务条线的问题解决好就行,队伍规模小管理层级少,思想容易统一,人员便于管理。现在要面对一个基层法院,班子人数多,部门繁杂,从院长、副院长、庭长、审判长、法官到辅助人员,大大小小有五六个管理层级,一个指令从院长处发到最底层,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有时甚至还会发生指令内容的走样,而且整个法院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容易出现管理盲区。同样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搞好业务”,在高院的一个庭室和在一个基层法院,难度和要求有着根本的不同!

“做院长和做庭长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吧?”葛锦标在电话里笑着问他。

“不一样,不一样。”邹碧华在电话里坦白,“五年庭长的经验,对于一个院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现在等于是一次知识结构的大变革!”

怎么才能做好一名基层法院院长呢?邹碧华悄悄做起了功课,他走访了高院各部门,了解长宁法院在全市各个条线中的位置以及各条线对长宁法院的评价,然后又走访了近两年因为种种原因离开长宁法院的人。接着,他想到了以前的老院长,于是一一登门拜访。

“滕院长,您看我应该怎么做才好?”邹碧华热忱地看着滕一龙,在这位院长面前,他永远是个学生。

滕一龙哈哈一笑:“法学理论和审判实践你都有了,现在缺少的是领导经验,到了那里要多想办法加强管理。记住,把事情做对是方向,把事情做好是标准,把事情做巧是方法。”邹碧华连连点头。

已经从最高法院退休回家的李国光非常高兴看到邹碧华的发展,他直言不讳地对邹碧华说:“你到长宁法院去做父母官,一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搞创新,不要凭空想象。长宁法院少年庭是全国第一家成立的少年庭,现在北京的海淀法院已经赶上来了,你去了以后要打开少年庭的发展思路,保住这份荣誉!”

“嗯,我记住了,李院长!”邹碧华很感谢李国光的提醒。

已经调任浙江高院院长的齐奇也打来了电话:“碧华,听说你要去长宁法院做院长了,祝贺你啊!不要觉得去基层有什么委屈,那是很好的锻炼,里面都是学问。好好干啊,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探讨。”

离开上海的老领导还时时刻刻关心他,这让邹碧华很感动:“齐院长,我一定好好干!”

越来越多的老院长将自己的心得传授给邹碧华,他们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抓廉政,有的特别擅长沟通,还有的待人接物很有亲和力。怎么开好党组会、怎么在党组发生重大分歧时稳妥处理、怎么去关心最底层的人员……,邹碧华仔细地听着,一个基层法院院长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目标、管理、沟通,这是邹碧华总结出来的“院长必备三要素”,他自忖了一下,后两者可能是他目前最缺乏的,得好好补一下。正巧市委党校中青班开班,他赶紧抓住这段时间猛读了30本管理学著作。

“有长进吗?”葛锦标在电话里一边呵呵笑着,一边问道。

“很有体会!管理学的书让人大开眼界,我也推荐你去看一下,德鲁克的《管理的使命、责任与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吉姆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还有远藤功的《现场力》、《可视力》,非常不错!”邹碧华激动地在电话里如数家珍。

“好,考试马上要来了,看你这次考得怎么样啊!”葛锦标打趣道。

考试真的来了。

邹碧华静静地站在会议室里,区委组织部部长夏永泰正在大声宣读区委对他和盛勇强的任免决定:“……邹碧华同志为长宁区人民法院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副院长,同时决定邹碧华同志为长宁区人民法院代院长,特此宣布。宣布完毕!”

掌声响起。

“下面请盛勇强同志发言。”陈立斌说。

2003922日我来到长宁法院报到,如今已经过去四年零九个月了。马上就要离开这里,想说三句话。第一句,非常感谢区委、高院、尤其是全院干警对我工作的支持……”盛勇强慢慢讲了起来,言语中充满留恋,邹碧华很认真地听着。

“下面请邹碧华同志表态发言。”

邹碧华走上前,略微清了清嗓子:“首先,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任命,让我到长宁来工作,是组织上对我的充分信任,能够到长宁来工作,与在座的诸位一起共事,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勇强同志担任长宁法院院长五年来,勤政务实,脚踏实地,乐于进取,狠抓队伍建设,带领全院干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比如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衔接创全国之先河,少年审判经验正在向全国发挥幅射作用,其他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应当说,勇强同志的工作为长宁法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勇强同志的工作中学习宝贵经验、开拓精神和优良作风值得我学习,我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下,与全院干警一起,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到了长宁法院以后,我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树立大局意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谋划各项工作,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确保依法行使审判权,注重研究和把握好社情民意,更好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是树立长宁意识。来到长宁,我就成为一名新的长宁人,就应当尽快熟悉长宁的区情、院情,紧紧围绕区委和区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我们法院的审判职能和延伸职能,为长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是树立团队意识。来到长宁以后,一要紧紧依靠院党组这个集体,二要紧紧依靠老同志,三要紧紧依靠全院干警,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听取各方意见,真正做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形成团结有力的团队共同发展。

四是树立勤政廉政意识。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同时加强学习,严格管好自己,自觉接受监督。欢迎大家对我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进行严格的监督,我们一起把长宁法院的工作扎扎实实继续推进好。”

又是一片掌声。

下午五点四十五分,任职宣布仪式结束,邹碧华送走了所有领导。

当他转身重新走上楼梯时,才发现法院里已经空荡荡的了,下班时间早已过去,只剩下班子成员和院办书记员了。邹碧华笑了笑,他连自己的办公室在哪儿都没搞清楚,就已经完全置身于长宁法院了。

重新回到会议室,邹碧华看见身后的班子成员在谈论着什么。

“如果大家有需要我马上作决定的事情,现在可以提出来。”他说。

“邹院长,确实有件事挺急的。”副院长张天轮上前一步,“是个信访老户的化解方案,需要党组马上开会讨论一下。”

“好!”邹碧华点点头。

六个人围着会议桌坐了下来,院办书记员周宜俊开始在一旁做起记录。

邹碧华第一次细细打量起他的班子成员来,副院长张天轮、冯浩、胡国均、陈萌,政治部主任宓秀范,再加上他,四男二女,这就是以后他最核心的执行团队了!

“这是市委政法委交办的信访案子,”胡国均年纪比较大,说起话来声音和缓,“上访人秦江的丈夫朱松林与一家部队医院有医疗纠纷,曾经到我们法院打过官司,但因为超过了诉讼时效,法院驳回了他。秦江不服,不断上访,街道、区委、广场办都接待过她,也参与过化解这个案子,秦江、朱松林的态度前后出现过反复,目前这个化解方案是好不容易谈下来的。”

张天轮接着说:“这个案子研判下来,法院的诉讼不存在任何瑕疵,从医疗纠纷本身来看,医院一方也不存在根本性瑕疵,朱松林本身的身体状况是主因。”

“嗯。”邹碧华仔细地听着,其他人也开始发言。

“朱松林现在的状况比较可怜,整天卧床需要人照顾,但经济上还没到捉襟见肘的地步。”

“朱松林在涉诉信访案中是挑头的,比较有影响力,现在他们同意这个方案,我们应当继续推动这个方案。”

“我建议化解方案里的资金分期支付,避免他反复。”

“对,资金不宜一次性付清。”

“您看呢,邹院长?”不知是谁突然问了一句,此起彼伏的声音霎时停下来,五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邹碧华。

你们是在考我啊!”邹碧华笑了笑。“化解方案来之不易,大家都做了大量工作,应当继续推进落实,但要注意和信访人讲清楚道理。我们的判决没有问题,现在是在帮困,不是有错补偿。另外,联系一下秦江单位,他们不能对秦江身上发生的事情袖手旁观啊!

“好的。”五个班子成员异口同声地应道。

正在做记录的周宜俊忍不住抬眼看了一下邹碧华,他原以为今天这位新院长只是开会听听意见熟悉一下案情而已,没想到这么有魄力,当天就拍板了!

晚上六点半,邹碧华快步走下台阶,司机李小马已经等在了法院门口。

“老李,走!”邹碧华坐上车子后排,关上了门。

李小马踩了一下油门,车子朝东径直开去。

邹碧华摘下眼镜,用手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他有些累了,一天的紧张在此刻放下,他翻出李小马在车上给他准备的芝麻饼,嚼了起来。

“这饼好吃!”邹碧华吃得津津有味。李小马瞄了一眼反光镜,忍不住笑了。

也许是缘分,李小马和邹碧华都属马,不过李小马比邹碧华足足大一轮,不善言辞的他在大兴安岭下乡了九年,他的性格和邹碧华一样——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咱俩有缘啊!”邹碧华常常说。

李小马最喜欢听邹碧华说这句话,他很欣赏邹碧华的为人,邹碧华常常会下车掏钱给路边的乞丐,对清洁工阿姨和门卫说话也不摆谱。在李小马眼里,一个人心地善良比什么都重要。

“老李,明天早上七点一刻来接我啊!”邹碧华轻轻说了一句。

“好的。”李小马应了一声。

邹碧华侧过头望着车窗外的夜色,这是他在长宁法院的第一天,回想党组会上自己当机立断的表态,他缓缓地舒了一口气。今天的第一场“考试”算是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