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上一页
《邹碧华传》书摘9 布道

书摘9 布道

 

岁月有时候就像一片叶子,懒懒地睡在宁静的湖面上,偶一回首,才发现身后已经荡出了层层涟漪。

2013年的春天,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东风楼唐豪臻静静地等在面试考场外,穿着一身西装的他已经26岁了,尽管在华东政法大学读了四年本科、三年硕士,但今天是博士面试,他心里有些紧张。

从小在上海长大,对于读书唐豪臻花的功夫并不多,高中时他担任学校里的团委副书记,喜欢搞社团活动,后来被评为“上海市中等学校优秀团干部”。

高考时父母问他:“志愿方面你怎么考虑?”

“只要不碰数理化就行。”他回答。

“考法律怎么样?”

“这个好!”唐豪臻脱口而出。他喜欢香港律政剧里那些法官、检察官、律师在法庭上侃侃而谈、风度翩翩的镜头,充满了正义感。

因为有“上海市中等学校优秀团干部”的称号,高考可以加20分,华东政法大学针对“优秀团干”又可以另外再加10分,于是唐豪臻毫无悬念地选择了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唐豪臻一边读书一边担任法律学院大学生服务中心主任,忙得不亦乐乎,直到本科三年级,他才奋起直追苦读学业,早出晚归地上自修课,埋头复习司法考试。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本科毕业时,一家公证处看中了唐豪臻,但他考研成功,于是他放弃了公证处。等到硕士毕业时,一家涉外律所看中他,他又通过了博士笔试,于是他放弃律所,选择读博。

“你拒绝这么好的机会?!”有人觉得不可思议,读那么多书不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嘛。唐豪臻笑笑,这大概就是命吧!

“唐豪臻!”有人叫了一下他的名字,他站起身走进房间。

房间里坐着五个导师,除了邹碧华外,其他的导师唐豪臻都认识。毕竟在华政读了七年书,也做过大学生服务中心主任,脑子活络又讲求实干的唐豪臻与老师的相处一直非常融洽。

唐豪臻读研的时候非常刻苦,他一边跟随华东政法大学的冯菊萍副教授、李锡鹤教授攻读民商法硕士学位,一边又参加了华东政法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的合作项目,攻读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国际商法硕士学位。考博前,唐豪臻想找一个实务派的博士生导师,而学校里的老师偏学院派的多,邹碧华是长宁法院院长,又是全国首届业务专家,符合他的选择标准。如今,唐豪臻又听说,自己选择的这位导师已经成为上海高院的副院长了!

上海高院副院长?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导师呢?

唐豪臻小心翼翼地入座,抬起头,迎上对面邹碧华直视过来的眼光。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邹碧华——戴着一副斯斯文文的眼镜,高大帅气面带微笑,看上去挺和蔼可亲。

“你为什么会对商法感兴趣?对公司法里的意志代表权感兴趣?”邹碧华坐在那儿,笑着问道。

唐豪臻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公司意志代表权探究》,他想了想说:“公司意志代表权争议其实是公司自治机制失灵、内部矛盾激化的体现,也是公司内外各个相关主体对各自实体权益的争夺。我很喜欢这个点,想深入研究一下。”

“你研究公司意志代表权,那实际上就是研究公司到底是拟制法人,还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还是实实在在地和自然人一样的人,这样的争论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多大意思。”邹碧华说。

唐豪臻开始有些冒汗,这不是在彻底否定他的硕士论文吗?

“你的博士论文准备写什么方向?”邹碧华又问。

“我打算做‘反向法人人格刺破’方面的论文。”

“这个主题太前卫,现在中国连最基本的人格刺破都还没有实践运用,你做这个研究不具有实用性。”

唐豪臻越来越紧张,这个导师看着笑嘻嘻,说话却那么犀利,这该如何是好!

邹碧华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这回唐豪臻彻底没了反应,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坐在一旁的高富平教授开口了:“小唐,你不要紧张,这个问题是不是傅鼎生老师教科书里写得比较少,你没有印象了?”

邹碧华身旁的傅鼎生教授也接过口:“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小唐是伐?”

“啊,……是,是的。”唐豪臻又尴尬又惭愧,头皮不断发麻。

走出房间的时候,唐豪臻的感觉差到了极点,他没想到自己今天的表现会这么逊。

晚上,唐豪臻有些寝食难安,自己的这个博士看样子有点悬!他决定给邹碧华发一个私信,此前和邹碧华从来没有什么接触,唐豪臻只知道邹碧华有一个新浪微博叫“庭前独角兽”。

“不好意思,邹老师,今天我有些内容没有回答好,有些没答上来。” 唐豪臻在私信里写。

几秒后,邹碧华的回信来了!——“一定要成为国家法治的栋梁之材,你把你的简历和照片发给我。”

唐豪臻大大的喘了一口气,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了,邹碧华收下他了,他开心地笑了。

邹碧华在电脑的另一头也笑了。自从在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做了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后,他越来越喜欢“老师”这个身份。给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在学术和司法实务上进行指导探讨,每年定期和学生聚餐交流思想,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在北大的身影,仿佛看到了程正康、贾俊玲对自己的微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邹碧华看到学生们一个个毕业后都成为了法官、律师、公司法务、企业职员时,他的心里就充盈着喜悦,这种喜悦如同看着一个个小生命来到世界般,意义非凡。

什么是幸福?邹碧华有时候在想。

他喜欢克雷顿·克里斯汀生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中的话:“我认为,将来上帝衡量我这一生的标准,不是我帮别人赚了多少钱,而是我影响了多少人的人生。”

李清伟很欣赏邹碧华的这种“传道”情结。2007年,在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任教的李清伟打电话给邹碧华,询问他是否愿意来上海财大做校外导师,邹碧华在电话里一口答应了。

“清伟,我既然答应你了就一定会做好。不过,你们学校的标准不一定适合我,肯定要按照我的标准来。”邹碧华说。

李清伟明白,邹碧华是想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这些年高校的教育制度时常受到质疑,比如“法学院培养的人,社会上不需要”,邹碧华很清楚高校教育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也非常了解司法实践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所以他的教学更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这也是李清伟挑选邹碧华的原因所在。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法学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化、概念化,涉及到方法层面的这种形而下的东西,我们在学校里训练得比较少,这样造成学生在方法上没有做统一的训练,接下来到司法实践中就会出现问题。”邹碧华直言不讳地说。

“可以啊!我完全同意。”李清伟说。

2010邹碧华在华东政法大学指导的夏关根、王珊、张萍萍三位硕士生毕业,邹碧华发了一段洋洋洒洒的千字短信给他的“弟子们”:

关根、王珊、萍萍,昨天是你们的毕业典礼,很遗憾我没能赶上,但我还是有几句话要告诉你们。首先,祝贺你们顺利拿到学位并毕业!其次,你们是最优秀的学生,我以你们为骄傲!相信你们到新的工作岗位后会体现出你们的优秀本色。

你们要知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进入你们的社会角色了。今后的人生是否顺利,与你们最初几年的努力是密切相关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第一件事情,你们必须高度重视的,就是尽快适应社会。趁现在有时间抓紧阅读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和《人性的弱点》,其中有大量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需要你们细细品味。我当年刚刚工作时恰巧读到了后一本书,结果一生受益,在同龄人中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另外,《你在为谁工作》一书也要好好看看。

第二件事情,多向实践学习。到单位后,你们会发现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好像都排不上用场。不要急,从理论到实践有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需要你们有意识地多下功夫,大量学习同事、师傅们的案例、材料。

第三件事情,不怕吃亏,不计较名利。‘吃亏是福’这句话近乎真理,多干不计较,才会获得认同。有的人干活儿挺多的,但最后坏在一张嘴上了,唯恐别人不知道他干了,然后还不时暴露出不平衡的心态,好像全世界全欠他的,这样极其不好。

第四件事情,一定要讲求效率。有的人接到领导交办的任务,总是拖拖拉拉,结果弄得领导老是盯在屁股后面催。什么叫效率?效率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的第一时间内就把事情做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的工作事务越来越多,很容易手忙脚乱,所以你们要养成记工作清单的习惯(自己做一个小本,把交办事项都记录在上面,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看哪些是当天必须完成的)和日事日清的职业习惯,当天事情当天毕。低效率的人在任何单位都不太受欢迎。

……

第八件事情,从现在开始记住,你们将是中国新一代法律人,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就是让你们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法官或律师,中国法治的进步在期待你们!”

多好的提醒啊!进入宁波、上海等地法院的夏关根三人没想到会收到老师这样一份用心的“礼物”,不禁满怀感恩。

“和我一起去参加同门聚会吧!”一天,邹碧华笑盈盈地对唐豪臻说。

“好啊!好啊!”唐豪臻高兴极了。

于是,邹碧华带着唐豪臻一起来到了“邹门弟子”聚餐的饭店。餐桌上,师生们谈笑风生畅所欲言。

“婷婷,你在律所工作得怎么样吗?”邹碧华笑着问其中一位女生。

“挺好的,同事们都很照顾我,不过,我工作上好多事情都没做好。”女生不好意思地红着脸。

“没关系,慢慢来,我相信你!”邹碧华铿锵有力地说道。

“老师,法院现在还是在论资排辈,年轻人又累又看不到希望,我们院里最近有人辞职了!”有人咕哝了一句。

 “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邹碧华微笑着说,“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有一次举办演讲会,让人搬了一个几吨重的大铁球到礼堂,让大力士拿大铁锤敲它,结果敲了半天大铁球也纹丝不动。接下来,奥本海默从口袋里拿了一个小小的锤子开始敲铁球,一直不停地敲。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开始有人退场。到三十分钟的时候,很多人走了。”

讲到这里的时候,邹碧华顿了顿,环视了一下四周,学生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听着他讲。“等到四十分钟的时候,大铁球开始有一点点晃动了。接下来,越敲越晃得厉害。这时,奥本海默坐下来发表了一个很短的演讲。他讲:‘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所以我们要坚持,要执着。”

“嗯!”大家都在纷纷点头。

“可是邹老师,我们庭里有些人很怪,他自己不咋的,也不希望你太能干,有时还会打击你、压制你!”

邹碧华扶了一下眼镜:“我以前有位老领导告诉我:‘当你看到一个残疾人在路边过马路时,你是不是会上去扶他一把、帮他一下?同样的,你碰到了精神上的残疾人呢,你会去和他们计较吗,我们是不是甚至应该反过来同情他呢?’”

“嗯!”学生们若有所思。

“在我刚刚参加工作的那些年里,没有人直接点拨我,我只知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到了研究室后,领导交给我的事情我认真完成,他没交给我的事情,我想办法找出事情来做。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五个‘不怕’,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不怕输、不怕吃亏,这样的人生没有不成功的道理。索达吉堪布说过,面对同样半杯水,悲观者会哀叹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面对同样一朵玫瑰,悲观者会哀叹花下有刺,而乐观者会赞叹刺上有花。”邹碧华认真地说着。

唐豪臻听得津津有味,很少有一位导师能这样旁征博引地和学生们一起敞开心怀聊人生、聊理想,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幸运。

回来的路上,唐豪臻大着胆子问邹碧华:“邹老师,我看见您的博客里有一篇文章,里面这样写:‘不是时间在流逝,是我们在流逝’,这句话听上去挺伤感的。”

邹碧华哈哈一笑:“是的,那是叔本华说的,不过他后面还有半句:‘我们流逝了生命,却收获了人生体验。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