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新闻
贾宇调研杨浦:为“人人”共治,以司法“智治”写好发展秀带的后半篇文章
[2023-07-24]

 

05.jpg

 

03.jpg

 

  今天(7月24日)早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来到杨浦区实地考察调研。带着在上周开展的全市法院院长座谈会上谈到的新数据、新问题、新情况,此次调研杨浦区,贾宇除了深入了解这座老工业城区蓬勃“逆生长”之路,更着重考察杨浦区人民法院在转变理念、聚焦重点、抓好落实上如何落地见效。

  从“红色启航地”黄浦江码头旧址出发,沿着留法勤工俭学浮雕墙行进,贾宇认真察看墙面上镌刻中国进步青年启航远渡重洋的历史印迹。

  从码头行至杨浦滨江,船舱形状的秦皇岛码头党群服务站是杨浦滨江打造的第一座党群服务站。贾宇走进服务站,伸手取过入口处陈放的公共法律服务地图,展开翻看并询问内容细节,“通过司法大数据给企业、社会发展提出司法建议,这也是人民法院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方式。”

  离开服务站临江而行,脚下钢木结构的栈桥让人仿佛在甲板上穿行。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百年发展的历史和人民城市的未来在此交汇,跃然眼前。

  调研考察过程中,杨浦区委书记薛侃向贾宇详细介绍了杨浦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规划与探索。在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穿过互动、触控的电子书架,贾宇认真了解这一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谈及美好城市建设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杨浦实践时,他强调司法应同时关注到“发展障碍”和“快速发展”两方面带来的问题,“一方面要关注到发展障碍,处理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争议问题,另一方面要关注到快速发展,探索企业发展中的合规改革。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落户在杨浦,杨浦区人民法院要主动跨前一步,提升知产案件的审理效率,打造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诉源治理的范式。”

  走进位于互联宝地的美团综合指挥中心,贾宇听取企业在实现城市美好生活数字体征、赋能城市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介绍,并着重了解了“小美评审团”这一在线争议解决机制的运行状况。

  “消费者都可以成为评审员吗?”“是否会发生评审员在网上发表尖锐意见激化矛盾的情况?”“类似这样的争议解决机制,其他平台企业有吗?”贾宇不停询问这一在线争议解决机制新形式的实效,“这是企业自主创新化解纠纷的方法探索,也是法院支持诉源治理的积极范例。同时,企业发动用户来共同解决争议的实践,是群众一起参与诉源治理很好的探索。”

  随后,在杨浦区人民法院进行的调研座谈会上,贾宇再次谈到了考察中关注到的这个实例,强调要注重诉源治理中的综合治理,“诉源治理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社会治理好了,诉源自然就好了。”

  座谈会上,贾宇认真听取杨浦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煜昂对杨浦区转型发展和法治建设情况的介绍、杨浦区人民法院党组关于当前工作情况的汇报以及干警代表的意见建议。围绕杨浦区人民法院下一步工作,贾宇提出三方面要求——

  一要以高度党性自觉展现法院担当作为。“党的事业发展有什么样的需求,司法审判工作就必须提供什么样的保障”,今年杨浦区人民法院出台了多项司法服务保障实施意见,出台了文件,要害在抓落实,配套措施要具体可行。

  二要以优良审判业绩检验法院履职成效。要加强审判质效管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新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要结合法院自身实际积极试,只要有利于办案质效提升的,都可以提出建议。要加强数字法院建设,要从小切口变革,因此场景应用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基层法院、在一线法官,要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积极开展场景建模,推出更多好用管用的场景运用。

  三要以全面从严治院锻造法院精兵强将。要在能力建设上持续发力,杨浦有着“百年大学文明”的深厚底蕴,要充分推动院校合作,主动承担起法治人才培养的共同责任。另一方面在党风廉政建设上要紧抓不放,特别是要抓好“三个规定”落实,将“三个规定”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防火墙”,常抓不懈。

 

您是第394706115位访客
版权所有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 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49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