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发布
上海普陀法院发布保障营商环境系列白皮书
[2022-11-18]

 

2022年11月18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普陀法院”)以“突出系统性,强化全链条”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全方位保障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工作情况,发布系列白皮书。上海普陀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亚玲通报相关情况。本场新闻发布会是上海高院推进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我为营商添砝码”系列发布会的第8场。

 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普陀法院发布《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案件审判白皮书》《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审判白皮书》《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涉未成年人网络侵害案件审判白皮书》以及民商事审判篇、执行篇抗疫安商“新十条”举措。

《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案件审判白皮书》显示,2020-2022年,上海普陀法院受理小额诉讼案件共19,659件,审结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共19,586件。从整体上看,小额诉讼案件收结数量较为稳定,结收案比例保持较高水平,审理情况总体运行平稳。通过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中以调解或撤诉结案的比例达89.3%,以判决、调解方式结案的平均审理周期基本维持在30日以内。调撤率保持在较高区间,较快实现案件审结,体现了小额诉讼程序便捷高效的制度优势。小额诉讼案件集中分布在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电信服务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涉及民生纠纷基数较大、占比较高。

为实现小额诉讼案件的高质效审理,法院采取如下审判举措:1.重点攻坚,做到类型案件审理有的放矢;2.分调裁审,提升小额诉讼案件审判质效;3.扎实推进,充分发挥调解程序前置功效。

经梳理分析,当前小额诉讼案件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1.当事人对小额诉讼程序的约定适用认知度不高;2.小额诉讼程序排除适用情形多发;3.小额诉讼程序异议率较为突出。

为进一步加强优化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白皮书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1.加强引导适用,提高小额诉讼程序约定启动率;2.健全程序转换机制,依法保障当事人程序异议权;3.开展调判组合,促进简单案件高质效多元化解;4.推进网上办案,突显小额诉讼便捷性程序优势;5.发挥示范效应,促进小额纠纷实质化案结事了。

《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白皮书》以中小微企业在司法裁判中的现状为出发点,梳理分析当前市场环境下位于供给侧和需求端不同链级层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瓶颈,站在司法视阈下对中小微企业的客观症结予以分析。在市场和司法维度联动观察的基础上,提炼归纳中小微企业的司法需求,并从效率、效果、效益三个层面针对如何有效回应司法需求。

基于此,白皮书提出司法高质量供给中小微企业的三维举措:一是强化效率层面的供给。1.通过“互联网+”平台,大力推广网上立案;2.紧抓“数智化”趋势,深入推进网上办案;3.依靠“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进电子送达;4.注重加强简案快审,深度挖潜繁简分流制度优势;5.借力完善程序机制,充分发挥小额程序解纷优势。二是优化效果层面的供给。1.聚焦涉疫案件要素,引导企业充分发表诉辩意见;2.兼顾法、理、情,促成企业间相互体谅;3.适时以判促调,引导当事人形成合理预期;4.借助异步审理,增强当事人司法体验。三是增强效益层面的供给。1.丰富工作平台载体,提升化解纠纷多元化;2.创新审判方式方法,提升巡回审判高效化;3.强化对外联络建设,提升法治宣传专业化;4.注重源头治理监督,提升风险提示常态化。

《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上海普陀法院受理涉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案件共计4902件,占全部知识产权案件的37%。其中2019年受理1295件,2020年受理1543件,收案增幅为19%。2021年受理2064件,收案增幅扩大至34%。从案由分布看,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3591件,占73.3%;与网络游戏、动漫、KTV相关的其他复合型著作权侵权纠纷982件,占20%;合同案件196件,占4%;另有不正当竞争纠纷76件,占1.6%;侵害商标权纠纷53件,占1.1%。

涉文创产业案件收结情况总体呈现“占比高”“增长快”“分布广”“批量化”“类型化”的发展趋势。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数字技术和产业融合为代表的的新业态、新模式趋势明显;二是文创产业知识产权风险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白皮书分析,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成因为:一是权利保护意识不强,制约文创资源开发进程;二是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阻碍知识产权转化利用;三是统筹管理能力欠缺,影响知产要素协同布局;四是维权能力有待提升,欠缺对知产风险的防御能力。

据此,白皮书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在创造期“开个好局”。在知识产权的创造初期,企业务必强化权属意识、分类施策、提早布局,打造高品质的知识产权要素;二是在运用期“促进转换”。在知识产权的交易初期,企业要着重审查、详细约定,力促权利流转安全高效,推动实现知识产权价值高效益产出;三是在管理期“抓好跟进”。在知识产权的落实中期,企业应推进静态管理与动态跟踪的并轨实施,搭建由点及面、协同配合的管理系统;四是保护期“筑牢防线”。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后期,企业要健全侵权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完善多元救济保护手段,促进文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涉未成年人网络侵害案件审判白皮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上海普陀法院共审结涉未成年人网络侵害案件26件(涉及公司案件11件),其中2020年5件,2021年13件,2022年(截止至10月)为8件。在上述案件中,被告人为未成年人的共有21件,其中2020年5件,2021年9件,2022年7件;被害人为未成年人的共有15件,其中2020年2件,2021年8件,2022年5件。案件数量呈稳中有升、逐年递增的态势。虽然2022年因疫情封控原因,涉少网络侵害案总量有所下降,但与历年同期相比依呈增长趋势。

白皮书归纳了当前涉未成年人网络侵害案件的特点:1、涉案主体年龄呈现低龄化;2、犯罪目的呈现逐利化;3、犯罪手法呈现专业化、产业化;4、犯罪实施具备隐蔽性。

白皮书认为涉未成年人网络侵害案件反映出了如下问题:1、互联网平台的监控功能有待加强;2、未成年人价值观尚未形成;3、家庭教育监护缺失明显;4、网络“黑灰产”链条化发展;5、网络立法供给有待完善。

白皮书归纳了该院已有的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机制:1、构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审判机制;2、巩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法律延伸效果;3、联动多部门组织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网络权益。

白皮书对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提出建议:1、加强立法保障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2、优化多方联动机制,提高网络素养教育;3、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网。

新闻发布会还发布了上海普陀法院服务保障市场主体抗疫安商“新十条”。

其中,民商事审判篇:一是高效审理涉疫商事案件。二是倡导涉疫案件调解协商。三是有序推动破产企业退出。四是发挥数智金融巡回审判站辐射功能。五是发挥小额程序解纷优势。六是助推网上办案便捷参与。七是加大电子送达推介力度。八是审慎启动财产保全程序。九是助力危困企业渡过难关。十是持续开展抗疫安商宣传。

执行篇:一是适用“新方法”,推进在线执行办案。二是秉持“好理念”,坚持善意文明执行。三是保障“规范化”,加强案件监督力度。四是发挥“能动性”,全力促成双方和解。五是跑出“加速度”,提升案款发放效率。六是腾出“缓解期”,延缓部分强制措施。七是化解“涉众案”,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八是当好“贴心人”,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九是提升“创新度”,主动运用技术手段。十是关注“激化案”,积极化解风险。

关闭页面
您是第548996560位访客
版权所有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 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49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