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法院深化司法协作服务保障科创生态建设会议在上海松江举行。会上,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松江区人民法院”)与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九城市法院”)联合签署《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法院深化司法协作服务保障科创生态建设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司法协作框架协议》”)
会后,松江区人民法院代表九城市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相关内容,接受公众监督,推进落实落地。松江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亚斌通报相关情况,松江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施小萍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通报,根据协议内容,九城市法院将以“深化司法协作服务保障科创生态建设”为工作主线,在组织机构保障、司法服务协作水平、审判业务协同、跨域执行联动、审判延伸工作、人才培养及交流六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促进业务协作办理,加强资源成果共享,更好发挥司法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国际一流科创生态的职能作用。
《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旨在全面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国际一流科创生态,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战略定位及要求,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及沪苏浙皖高级人民法院《全面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法院司法协助交流工作协议》等相关规定。
协议内容:一、加强组织机构保障。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2、加强联席会议工作联络。二、提升司法服务协作水平。3、设立科创企业跨域诉讼服务专窗。4、建立健全委托送达工作机制。5、加强委托办理诉讼事项协作平台建设。三、推动审判业务协同。6、加强法律适用协同研究。7、推进深化科创企业合规改革。8、依法防范、惩治高科技犯罪。四、加强跨域执行联动。9、推动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共享。10、优化跨域执行联动机制。五、拓展审判延伸工作。11、推动相关司法成果转化。12、积极回应知识产权保护司法需求。六、加强人才培养及交流合作。13、深化院校合作共建。14、建立干警交流学习机制。
《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关键词,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导向,围绕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聚焦一流科创生态建设,更加关注创新驱动、营商环境保护,能更好激活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的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松江区人民法院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充分挖掘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策源地的地缘优势,完善九城市司法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优化合作成效,以更高的政治自觉、更具主动性的姿态、更具前瞻性的眼光、更具协同性的步伐,细致、全面推动九城市司法协作的画卷由“大写意”不断走向“工笔画”。
全国人大代表、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能源展部经理陈达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持续不断推进跨区域司法协作,在多领域取得协作成效,充分展示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科创优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经济快速发展,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市场交易日趋复杂,新类型纠纷不断涌现,对专业化审判和高效能司法保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九城市法院签署并发布的《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十四条举措围绕打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城融合发展的“三先”走廊建设目标制定,是回应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科创企业、市场主体、人民群众对市场化、法治化区域发展环境呼声的集中体现。希望九城市法院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建立更加便捷、有效的诉讼服务一体化运行长效机制,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更为精准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共同发展活力更大、开放程度更高、创新能力更强的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