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新闻
市高院和同济大学共同举办中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
[2025-05-30]

 

05.jpg

 

06.jpg

 

 

5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市高院与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协办的中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长陶凯元,市高院党组书记、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贾宇,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第十审判庭庭长、主审法官克劳斯·巴赫,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出席并致辞。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广东等地法院的法官,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欧洲统一专利法院德国慕尼黑地方分院、慕尼黑第一地区法院、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的法官,同济大学、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等的专家学者共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陶凯元副院长指出,召开此次研讨会,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月29日在上海考察时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举措,紧贴技术发展、紧扣国际前沿,意义重大而深远。要重视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深入研究知识产权边界和规则,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要重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科技创新保护的影响,充分发挥司法保护激励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对外开放等重要职能,兼顾权利救济与技术宽容,更好增进社会福祉;要重视中欧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对推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影响,以中欧交流合作为基石,共同推动全球知识产权交流合作迈向新高度,为世界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贾宇院长感谢中外专家学者对上海法院工作的关心支持。他表示,要紧跟时代步伐,以更强烈的司法担当护航科技创新发展。深化与各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司法交流合作,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同配合,共同打造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要聚焦主责主业,以更优质的司法质效打造知产保护高地。持续加强人工智能等“高精专”领域科创成果的司法裁判规则探索,优化涉外知识产权审判机制。要坚持改革创新,以更精确的数字赋能助力知产保护变革。深化人工智能新技术运用,加强涉人工智能、数据权益保护等新类型案件的数字模型研发应用;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加大新技术背景下知识产权前沿问题研究,共同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力。

 

 

 

您是第973821311位访客
版权所有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 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49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