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中的职能作用,2024年5月30日,在第74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金山区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未成年人抚养类案件审判白皮书(2021.01-2023.12)》(以下简称白皮书)及典型案例。金山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智永通报相关情况。
上海市人大代表丁向阳、金山区人大代表沈兰蓉、金山区政协委员沈娟、金山区人民检察院、司法局、民政局、教育局、总工会、妇联、共青团相关负责人、部分镇平安办、司法所负责人、中小学负责人、金山区人民法院家事四员机制人员代表、人民调解员代表应邀参会。
白皮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三年来,金山区人民法院共审结涉未成年人抚养类案件230件,其中抚养费纠纷案件114件,占比49.56%,为抚养类纠纷中案件最多的一类案件。从案件处理结果来看,结案方式以调撤为主,质效良好。审结的230件案件中,调撤率达72.17%。
白皮书总结了金山区人民法院近年来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具体举措:一、能动履职,在诉源治理中践行“枫桥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借助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工作,抓前端、治未病,促进涉未成年人抚养类案件通过非诉讼方式化解。二、调解优先,建立全流程调解+专业化团队审理机制。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形成“法院引导、多方参与、调解优先、诉讼解纷”的多元化解体系。设立涉未成年人纠纷案件合议庭,集中受理全区涉未成年人案件,打造专业化审判团队,由庭长担任审判团队负责人,抓实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与调研工作。三、完善理念,注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全面保护。在审判过程中,注重保障未成年人现有生活状态的持续稳定及物质和精神生活双重保护。四、审执兼顾,确保离异家庭子女健康成长。在审判阶段采取多项措施,详细了解未成年人的家庭实际情况、生活环境、与亲属的亲厚程度等,充分尊重和考虑未成年人的需求,保障案件的顺利执行。五、回访帮扶,严防矛盾纠纷反弹。通过走访、家庭教育等方式开展回访,主动对接妇联、民政、工会等部门,合力帮扶弱势群体改善抚养、看护等困难,倾情谱写涉未成年人审判“后半篇文章”。
会上,金山区人民法院发布8起典型案例。案例涵盖探望权行使时间及方式的确定,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抚养关系的变更等,体现了金山区人民法院坚持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为指导,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审判目标。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发布的《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引导当事人正确处理婚姻关系,关爱、关心未成年子女,推动司法保护与家庭保护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会上宣读了金山区人民法院制作的倡议,倡议离婚双方家长担当起自己作为监护人的责任,尽己所能给予孩子相对完整的爱。今后,该倡议将随案发送至抚养类案件当事人。
上海市人大代表丁向阳表示,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金山区人民法院及时回应未成年人需求,践行能动司法,发布未成年人抚养类案件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发挥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积极作用。倡议体现了人民法院对于未成年人的司法人文关怀,对于指导离婚父母抚养教育孩子意义重大,值得充分肯定。
下一步,金山区人民法院将继续依法能动履职,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纠纷案件,“法”护未来,为未成年人撑起青春“保护伞”,与全社会共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