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闵行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知识产权刑事审判白皮书(2022-2025)》,以司法大数据全景呈现闵行区人民法院近三年知产刑事审判成果,为创新筑牢法治防护盾。
会上,闵行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李国泉解读白皮书发布背景,商事审判庭庭长何刚介绍白皮书主要内容及十大知产刑事典型案例,审判监督庭庭长夏万宏主持新闻发布会。部分人大代表应邀参会。
李国泉介绍,三年来,闵行区人民法院通过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两百余件,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审结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涉及商标电子化使用等新类型案件、国际驰名商标,国内老字号商标等。通过案件的审理,有效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秩序,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白皮书总结闵行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刑事审判四大举措构建保护矩阵:(一)依法严惩,织密刑事保护网络。(二)宽严相济,释法明理教育罪犯。(三)精准裁判,破解新型案件难题。(四)服务大局,护航法治营商环境。
今后,闵行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加大刑事打击力度,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体制机制,用法治硬实力撑起创新软实力,努力将闵行打造成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标杆之地”、创新主体的“信赖之选”。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上海中夏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监事长、第十二届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张鹏峰:
白皮书以近三年知产刑事案件数量、涉案犯罪金额、行为特点、主体特征等数据,揭示了当前知识产权犯罪态势。闵行区人民法院在 “知产三合一” 审判机制下,对运营盗版网络小说APP、发行盗版游戏、电商售假等新型犯罪实施精准打击,体现了司法创新与技术发展的同频共振,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司法范本。建议继续强化 “裁判规则输出” 功能,向社会公众明晰知识产权罪与非罪的行为红线,以法治引领构建 “尊重知识、保护创新” 的社会共识。
企业代表冯国栋:
作为闵行辖区内的科技创新实体,我们真切感受到闵行区人民法院对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创新的高度呵护。今天发布的白皮书内容务实、真切、专业;坚定了我们扎根闵行、持续创新的底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