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发布
守护“家”的温暖,这场发布会聚焦人身安全保护令联动协作
[2025-07-23]

发布会中景.jpg

 

为涵养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依法、及时、有效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今天(7月22日)下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青浦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以下简称青浦公安分局)、上海市青浦区妇女联合会(以下简称青浦区妇联)联合召开推进人身安全保护令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三家单位共同签署的《关于建立健全人身安全保护令联动协作机制的意见》亮点内容、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并发布实用问答。本场发布会是“促公正 作表率——深入推进上海法院工作现代化”系列发布会第16场。

青浦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欣,青浦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勇,青浦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维出席发布会。青浦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高金登主持新闻发布会。部分上海市人大代表、青浦区政协委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相关负责同志,青浦区人民法院、青浦区妇联、青浦公安分局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新闻媒体记者30余人参加。

共签协作机制

反家暴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而人身安全保护令则是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司法防护盾”。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妇联组织在反家庭暴力工作中的职能优势,让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发挥实效,发布会前,青浦区人民法院与青浦公安分局、青浦区妇联共同签署《关于建立健全人身安全保护令联动协作机制的意见》。

发布会重点通报了协作机制的主要亮点。该协作机制以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执行协调联动为路径,围绕案件审理、文书送达、协助执行、跟踪回访、心理疏导、法治宣传、信息共享等方面,持续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协同履职工作力度,发挥整体合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

发布典型案例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此次通报的5起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涵盖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令、抚养、探望等纠纷类型,旨在总结司法经验、明确裁判尺度,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供参考和引导。

例如,在“陈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中,针对离婚之后申请人不断遭受前夫骚扰、纠缠的情况,人民法院快速准确适用法律,在24小时内依法作出裁定,禁止被申请人骚扰、接触申请人。同时,人民法院在精准识别被申请人存在极端态度和危险举动的可能性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多部门紧密协作下,切实保障申请人人身安全、消除被申请人可能存在的极端态度,有效维护社会秩序。

在“杨某申请执行探望权案”中,随着孩子的成长及学业压力的增加,父母双方对是否仍按照原定探望方案进行探望存在争议并由此引发执行案件,为促成探望权有效行使,人民法院遵循“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引入儿童心理咨询师辅导、社工参与、法院释法、检察监督的工作方法,充分了解未成年人的真实动态需求,引导家长根据孩子教育和成长的现实情况,达成关于探望的和解协议,探望权得到合法保障。

发布风险防范指南

为鼓励家暴受害人打破沉默、勇敢发声,发布会上,青浦区人民法院、青浦公安分局、青浦区妇联联合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实用问答》。

问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司法解释为发布风险防范指南依据,结合审判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和常见问题,梳理出如“什么是人身安全保护令?”“我要提交哪些证据材料,人民法院才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公安和妇联可以为我提供哪些帮助?”等15个广大群众关心的典型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倡导家暴受害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向家庭暴力勇敢说“不”。

为了强化基层“哨点”作用,发布会前,张欣、黄勇、张维还现场向“椿萱护家联盟”成员代表授旗。据介绍,“椿萱护家联盟”汇集法院、公安、妇联三方力量,成员按辖区街镇划分为11个团队,实现人身安全保护令类案件信息互通、工作联动、矛盾联调。“椿萱护家联盟”的组建有利于打通反家暴保护链条,提升基层维权响应效率,筑牢家庭安全防线,织密“公安严惩,法院亮剑,妇联守护”的反家庭暴力防护网。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下一步,青浦区人民法院、青浦公安分局、青浦区妇联将持续深化合作,进一步做好反家庭暴力法治宣传,厚植反家庭暴力的法治土壤和社会土壤,切实增进全社会反对家庭暴力、构建和谐家园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代表委员点评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永胜瓜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周瑜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法律为家暴受害者筑起的“隔离墙”,也是反家庭暴力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本次活动中,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妇联组织共签协作机制,有利于构建“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救济”的全链条保护网;发布实用问答,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看得见、用得上”的实际帮助,彰显了法治温度;组建“椿萱护家联盟”更是以深入社区、贴近群众的基层力量筑牢反家暴“第一道防线”,对于维护基层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希望三家单位能够持续深化协作,确保机制长效运转,让法治阳光照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上海市青浦区政协委员、上海市青浦区台联会/台中精密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助 陈晓燕

家暴问题成因复杂、涉及面广,单一部门往往力有不逮。此次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妇联组织以推进人身安全保护令工作为着力点,发布典型案例及实用问答并签署协作机制等,实现了信息共享、职责互补、行动同步,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形成了“1+1+1>3”的治理合力,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保障基本民生权益的务实之举,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希望三家单位继续秉持“零容忍”的态度对家庭暴力亮剑执法,书写“人民至上”的民生答卷。

关闭页面
您是第977024690位访客
版权所有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 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49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