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深化金融保险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夯实“行业+司法”一体化协作纠纷治理新格局,不断统一判调标准,公正高效处理交通事故责任纠纷,2025年11月12日下午,青浦区人民法院、市公安局青浦分局、青浦区司法局联合召开推进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多元共治共享调解一体化协作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共同签署的《法保护航 驿路同行——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多元共治共享调解一体化协作备忘录》亮点内容、涉道交纠纷典型案例,并举办交通事故共治共享调解工作室、共享调解工作站挂牌仪式。
青浦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勇、青浦区司法局副局长贾长伟、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交管支队支队长沈伟智、青浦区法院青东人民法庭庭长俞向红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青浦区法院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高金登主持。部分市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新闻媒体记者应邀参加。
青浦区副区长、青浦公安分局局长姚少杰,青浦区人民法院院长方正杰、青浦区司法局党委书记许峰、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主任夏筱莉共同签署《备忘录》
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公安、司法以及行业调解组织在多元共治共享调解工作中的职能优势,有效解决当前道交纠纷处理中存在的鉴定程序多、周期长、保险公司理赔标准不统一等难点、痛点问题,探索“少诉讼,少纠纷”的社会治理路径,发布会前,青浦区人民法院与青浦公安分局、司法局以及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共同签署《备忘录》。
此次签署的《备忘录》涵盖多元共治、深度融合、同案同赔、长效持续四个方面内容。通过签署《备忘录》,法院、公安、司法局以及行业调解组织打通合作壁垒,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流程共认,打造“共享调解”新模式,建立“行业互认”新机制,做到从“同案异赔”到“标准统一”,同时,建立共享调解队伍联合培养机制,充分保障协作的长效运行,构建起共同参与调解工作的新格局,为交通事故纠纷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全流程、高效率”的解纷新途径,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之路”。
为了构建多元协同解纷新格局,高效实质化解道交纠纷,此次发布会前,青浦区人民法院牵头成立了交通事故共治共享调解工作室,同时联动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设立共享调解工作站。
交通事故共治共享调解工作室由青东人民法庭法官常驻,整合多单位专业调解力量,以八大机制筑牢解纷根基。通过行业调解+司法专项会议规范判调标准,依托诉调对接机制实现案件高效流转,借助信息互通与调解员队伍联合培养机制提升调解专业性,更以多方案件互认、重大纠纷预警等机制补全治理链条,全方位破解纠纷化解痛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副局长曹光群、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黎淑兰、青浦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顾骏、市二中院副院长王国新共同为“交通事故共治共享调解工作室”揭牌。
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驻庭站点则以“保险+司法”模式提供补充,通过即时调解、法官现场指导、司法确认保障等举措,强化解纷效率与权益保障,既实现了纠纷化解的标准化、集约化,又缩短了处理周期、减少了理赔争议。
青浦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勇与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国栋共同为“共享调解工作站”揭牌。
“一室一站”两者协同发力,既通过工作室筑牢制度支撑,又以站点优化实操流程,将大幅提升解纷效率、减少理赔争议,打造可复制的区域治理样本,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下一步,青浦区人民法院将以共治共享调解机制为抓手,持续深化府院联动与跨部门协作,后续将吸纳更多保险机构入驻,完善标准化调解流程与司法确认衔接机制,强化专业指导与数据共享,让纠纷化解更高效、更规范。同时,提炼可复制的实践经验,以点带面扩大服务覆盖,进一步降低当事人诉累,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青浦法院智慧与力量。
会上,市人大代表、上海永胜瓜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周瑜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就道交案件来看,交通事故纠纷的受害人一般为个人,身体精神受损的同时还要应对理赔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容易激发矛盾走上诉讼。共治共享调解机制推动矛盾多元化解,有效拓宽受害人的理赔渠道,做到了出事有人管、理赔有人算、鉴定有人做、赔偿有人出,既解决了受害人的迫切问题,又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更提高了社会治理水平。结合区情来看,青浦是上海面向长三角地区的门户枢纽,汇聚了顺丰、德邦、三通一达等物流公司,交通运输行业发达,交通事故难以避免。青浦区人民法院立足区情,成立区域共治共享调解工作室,建立共治共享调解机制,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法院、公安、司法、行业调解组织四方出力,信息共享多平台协动,为同类纠纷稳妥快速处理创立了新路径,切实保护了受害人权益,也为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希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能够进一步复制推广。